1月
当生活变成灰色时
2025年1月26日
当我们遭遇让人无法释怀的患难,生活就好像被蒙上了灰色。是祖先做了坏事,报应到我们身上吗?或是自己犯了罪,咎由自取?又或是我们的性格缺陷所致?还是神有意设局来考验我们的信心?
我们时而强迫自己在泪水中继续敬拜赞美神;时而禁不住哭泣、埋怨、甚至咒骂神不公平。最后,我们只能希望自己像约伯一样在苦难中遇见神:“神啊,如果你能在深渊中向我显现,那我受苦也值得!” 但我们还有可能经历比患难本身更令人痛苦的事,就是暂时得不到神的回应。并非只有“倒霉”或“软弱”的基督徒才会有以上这种种感受;几乎每个基督徒在生命的某个阶段都有可能经历到。神希望我们如何面对呢?
向神倾诉:也许我们能欺骗别人,甚至欺骗自己,但我们骗不过神。向神掩盖负面情绪纯属枉然;神喜悦我们把疑惑、愤怒、苦毒、怨气都哭喊出来,不要憋在心里 - 如若不然,《诗篇》一半内容都要删掉了。人在痛苦沮丧时肯定会说过激的话,神也完全理解(参看《约伯记》)。即使我们失去了向神倾诉的力气,但我们依然可以凭信心静默等候。消化情绪需要时间 - 神也会给我们时间。
继续上路:信仰之路不能停。无论昨天有多少悔恨和过错,神都已赦免。如果我们不能宽恕过去,那就等于白白浪费主的恩典。“忘记背后,努力面前,向着标杆直跑” – 这才是神对我们的心意。
最后,坚信神有祂最美善的理由(尽管我们不能在当下就能明白):约伯受难,是因为神拣选约伯成为战友,并肩接受撒旦的挑战;何西阿受难,是因为神要借着他与歌蔑的婚姻表达神对以色列的忠贞不渝;保罗受难,是因为神要借着保罗身体的软弱表明人得救,乃靠福音的大能,而非人的魅力。你我受难,也是因为“万事相互效力,叫爱神的人得益处”!(罗马书8:28)
温柔的人有福了,他们必承受地土
2025年1月19日
耶稣说,“温柔的人有福了,他们必承受地土”。 温,是指态度不急不躁,和和气气,使人非常容易接受。柔,是温的延伸,包括态度,语言,行动都让人感觉很舒服。而耶稣所说的温柔还带有谦卑的含义,耶稣说:“我心里柔和谦卑,你们当负我的轭,学我的样式,这样你们心里就必得享安息。”(马太福音11:29)英文圣经使用“meek”一词翻译温柔,meek有安静、不争抢和顺服的意思。
获得资源和财富的人,通常是强大有力、据理力争,从不吃亏的人。但耶稣为什么说柔和谦卑,不争不抢,甘愿顺服的人却能得到地土呢?答案就在“承受”二字。换言之,这些人之所以是“有福”的,是因为他们承受了神的馈赠。他们的地土和福分都是神所赐的,而不是争抢来的。
以撒就是最好的例子。因为迦南地遭遇饥荒,以撒迁居到非利士人当中,“以撒在那地耕种,那一年有百倍的收成。耶和华赐福给他, 他就昌大,日增月盛,成了大富户。”(创世记26:12-13)非利士人嫉妒以撒,便把他父亲亚伯拉罕挖的井全部堵起来。以撒挖开,他们就再次堵上。后来他们直接把以撒赶走了。但以撒无论走到哪里,只要他挖井,井里就有活水。非利士人看见,就占为己有。于是以撒再挖井,非利士人再抢走;一连三次都是这样。(创世记26:16-22)但到最后,非利士人却向以撒投降,和他立约,两下互不侵扰。他们说:“因为我们明明地看见耶和华与你同在!”(28节)柔和谦卑,不争不抢的以撒就这样获得了地土。
这个故事告诉我们,与其用人的方法和手段去争抢,不如谦卑依靠神。若我们的诉求合神心意,那神定会赐福。但一个人在世财富再多,也是暂时享用一下而已。神赐给我们真正的地土在永恒的新天新地中 - 这才是亚伯拉罕、以撒,以及所有有信之人所切切盼望的!
你们都错了!
2025年1月12日
《约伯记》探讨一个最抓人心的话题:为什么好人会遭遇恶报?
约伯的三个朋友认为:神按照严格的公义法则治理宇宙。 如果你是智慧、良善、敬畏神的,神就会奖赏你; 如果你邪恶愚蠢,犯罪,神就会惩罚你。 约伯遭遇恶报,一定是因为他背地里犯了罪。 约伯坚称自己是无辜的。 当他的悲愤情绪达到顶点时,他开始控诉神,他说神是宇宙的暴君,并亲手策划了自己的苦难。
这时,第四位朋友出现了。 他的观点和前面三人类似,但他又增加了一点:也许神不是惩罚人过去犯的罪,而是把苦难当成训诫人的功课,使人避免在将来犯错。 神还可能用苦难来塑造人的品格。
最后,神出场了。 祂向约伯展示了宇宙的宏大和精妙。神指出约伯和朋友们始终站在一个错误的假设上,那就是他们自认为对世界的认识足够宽广,所以他们才会如此侃侃而谈。 为什么信靠神的人会遭受苦难? 神的解释是:我们生活在一个极其复杂的世界里。 世界有好的、有序的一面;但它并不完美,也不总是安全的。 世界有混乱,危险和灾难。 我们既然身在其中,就无法避免苦难。
虽然朋友们一直在为神辩护,但神却说他们错了。 原因是他们没有认识到宇宙的复杂性;他们对神的公义和智慧的理解也太片面了。 约伯虽然做了草率和错误的结论,但神却赞许约伯能全心全意来到神面前,向祂坦露所有情緒 (甚至发泄负面和混乱的情绪) - 就这一点来说,约伯做对了。
《约伯记》表明,当遭遇莫名的苦难時要相信神,而不要执着于找原因,如果不停钻牛角尖,就很容易像約伯的朋友一样把神简单化; 或像约伯那样基于有限的证据指控神。 胜过苦难的最佳途径就是坚持亲近神 - 哪怕带着疑惑与埋怨......
忍耐到底,必然得救
2025年1月5日
人们通常所说的“忍耐”带着负面含义。很多人自以为能忍,但其实是压抑情绪,拒绝沟通;还有些人的“忍”,不过是寻找机会图谋报复,所谓小不忍则乱大谋,君子报仇,十年不晚。
福音书中,耶稣在两个不同的语境中谈到“忍耐”。 第一个语境是耶稣谈论末世。耶稣说,当世界的末了来临,门徒会经历许多患难。而面对患难的唯一出路就是“忍耐”- “唯有忍耐到底的,必然得救!”(马可福音13:13)
耶稣表明末世的患难是方方面面的。有些来自大环境:“民要攻打民,国要攻打国,多处必有地震、饥荒 ”(马可福音13:8);有些来自世俗价值观:“你们要为我的名被众人恨恶”(13节),还有很多来自伪信徒:“将来有好些人冒我的名来”(6节)。随着世界末了越来越近,这些压力也会逐步上升。
但2000年来,耶稣所提到的这些患难从没有停止过。所以“忍耐到底”不仅是对末世基督徒的要求,也是对所有信神之人的要求。在没有看到拯救之前,我们必须靠着信心忍耐等候!
耶稣提及忍耐的第二个语境是讲解“撒种的比喻”时。耶稣解释说,“好土”就是指那些能结出信心果实的人。祂用“忍耐”来形容结实的过程:“ 那落在好土里的,就是人听了道,持守在诚实善良的心里,并且忍耐着结实。”(路加福音8:15)
神随时都可以把“流泪谷”变成泉源之地,让秋雨之福遍满全谷(诗篇84:6)。但没有进入流泪谷的人是不能体会秋雨之福的。神就是要在这宝贵的“忍耐”中检验我们的信心,熬炼我们的品格,让我们主动寻求祂。神是信实的,那“流泪撒种的,也必欢呼收割!”(诗篇126:5)